Category Archives: 有感而发

关于做决定的思考

今天早上看到一篇关于雷军年度演讲的新闻报道,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nC8q5bCCpJDlu2t9tjalA?poc_token=HF8Dm2ajrfktxxTPMqhWI5EBqg0lqoWtgqEu7y4f

其中提到

  • 2021 年他在《我的梦想 我的选择》演讲中鼓励道,「不要怕做选择,干了再说」;

我看到这里突然有些感悟。因为我以前挺不擅长做选择的,感觉自己有选择困难症。会为做一个选择拖上几个周。

现在工作多年经历了更多事件选择后,多了几分感悟。关于选择决定有了一些总结,思考和别人的分享有不谋而合之处。

「不要怕做选择,干了再说」

2021年左右小米应该是对外宣布造车左右的时间点,雷军这篇演讲应该是切合小米造车这个选择做的演讲。造车应该也是小米公司内部一个重大决定,雷军分享这个决定小米开了21天会。

我想开再多的会,做再多的调研,数据支撑。都是对做决定起一个辅助作用,而不是决定性作用。决定性作用的是人。有些决定必然有很多利弊,牵扯到各个因素,怎么去衡量它们,然后拍板呢?我想对大企业来说恐怕也很难,但还是要去做选择。

重要的决定做了调查后,有了数据支撑后,但是无法衡量到所有方面的,需要勇敢的走出那一步。至于后果,后果后面有办法去处理。选择一个选项去做,也比停留在选择面前拖延原地踏步好。因为一旦养成了选择拖延的习惯,容易生活中处处选择拖延,自己过的累不说,而且你的人生容量因为拖延减少了,成长得更少,别人快速做决定做了100件事,你处处选择拖延,做事效率降低,只做了60件事。别人100件事里选择错了20件,你60件里选择错了12件。那别人作对了80件,你作对了48件。1. 因为在做了分析后,做出的选择差别就没有那么大了 2. 错误的选择不代表就没有意义,错误的决定积累经验,困难的道路有时也可以磨练意志。

往往你经历得更多,做的事更多,你的经验更多,能力会更强。

我大学刚毕业那会,自己想去北京工作看一下,自己也坐飞机到北京找到了工作机会。可是回到成都后,却犯难了。父母说北京竞争大,我一个只身过去困难。我自己则考虑我目前新换的工作内容其实也还不错。我的领导说项目前景不错,希望我至少再多看一年再走不迟。多方的选择让我无所适从。刚毕业工作没多久的我,没有做过对我当时的我来说这么大这么难以选择的决定。因此我没有上班为了做这个决定花了2到3周来思考。

最后的结果是去了北京,工作了3年。去北京这段选择,收获了一些东西,当然可以看到也失去了一些东西,无从知晓留在成都会怎样,现在也如同当时一样也无法说哪个选择一定更好。所以两者都可以。

因为人生是一条由各种事件决定构成时间线,不应该因为某个选择原地踏步。所有的这些决定,都构成了你。

再说两个最近的选择:

我最近硬盘掉盘坏掉了,我找了一家淘宝店维修,可是店家收到货后不是开始说好的一口价,而是跟我打了几十分钟的电话,沟通我这个1T的固态盘怎么处理麻烦,重新沟通价格和处理方式。我从言语间感受到商家的一些不坦诚和前后矛盾的地方。我就说把盘退回来(商家标称评估后随时可退),商家又挽留且说筛选数据的方案。我又再淘宝上问了一家,这家坚定的说一口价,且店铺的销售额更好。

我其实有点犯难了,一是花了很多时间沟通,第一个商家也答应用选数据的方式给弄,并且预估成功率也有些保证。二是商家给我不坦率的感觉,还怕他因为我想退货花了他的时间,万一不厚道的做些手脚可能性。三是因为我没有数据恢复的经历,这方面的信息有限,没有太多可帮助选择的信息。让我很犹豫。

因为是否恢复需要给别人一个答复,我和我老婆简单沟通了一下。还是因为商家的不坦诚的印象,让我决定把硬盘退回来。后面结果是第二家拿到盘在最初的报价范围内,淘宝上聊了几句,没有找我电话沟通,很快的两三天就完整的恢复出了数据。

我当然不以结果论推导选择,但可以说的是,做出了决定走出去往往更好,各种结果都有方法去应对,我当时想最坏的后果是数据恢复不出来,对我有影响,但不是致命的影响。

第二个是更小的一个事, 因为这个坏硬盘还在保修期内,我要试试找京东看还能售后不。京东两个取件时间都可能会打乱我的周末时间计划(我们这更改取件时间比较麻烦),也让我没法按已有的信息立刻分辨出哪个时间对我的影响更小。这时我的经历告诉我这种小事,应该快速做决定,因为选择的影响有限。过后来看,选哪个时间其实差别都不大。

去战斗吧,趁还有精力的时候。不要把时间荒废在躺在沙发上,担心未来上,人生由脚步书写。干了再说,不论结果如何,后面有办法去处理。

最后,分享一个关于做决定的视频:How to make faster decisions | The Way We Work, a TED series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TIUiN6inIQ

P.S. 我还看到一种说法,重大的决定当然不容易。为了减缓这种不容易的决定,应该把做决定的影响因素尽量的分担到平时。让拆解出来这些小的选择和结果来帮助你大的决定,让大的决定成为一个自然的选择,不再困难。

P.S.S. 不要怕做选择不意味这对自己的决定可以不做思考,不负责任。成年人对自己的承担所有结果。而青少年有时不是所有结果都由自己承担,一部分也会由父母承担。青少年做某些决定应当征询父母的意见。

2024年再玩Kindom Rush

五一放假在家,重新玩了一下移动游戏Kindom Rush,只不过是第二代”Frontiers“。第一代已经是很多年前玩的了,第二代今天才玩。玩了一会儿,我感觉离一代13年发布,这么多年过去了,Kindom Rush(系列)依然是移动(手机)游戏的第一梯队。

手机作为移动设备,主要特点是自带便携电源导致电源,另外性能受限。所以不太适合太硬核的游戏。Kindom Rush 2 : Frontiers 在一个硬核程度适中的选择下,不论是玩法,画面,音乐,游戏策略性都做的不错,尤其能耗体验做得非常好。而Kindom Rush之后,手机游戏(主要指中国国产游戏)大多往硬核游戏的方向发展,但这并不是手机游戏所擅长的。所以这可能是我觉得这么多年后,Kindom Rush依然是我以为的手机游戏第一梯队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关于屎山代码

业务逻辑代码有时候会成为接手的人觉得特别差的屎山代码。
多为以下原因:

  • 第一手实现者,或因为能力或思考不足,设计实现问题
  • 经多人经手,需求反复改,或赶deadline,先让功能工作起来,后期也没时间再优化

可能我们因为一些需求会需要修改屎山代码,个人经验,做优化的时候,步子不要迈太大,特别是遇到屎山代码的时候。不要一次优化原本内容,还同时也把看起来顺手就可以改的业务逻辑也优化了。特别是一些tricky代码,改了容易出一些特定条件的bug。还是分开一步步做比较好。

我不是说应该有屎山代码或为其辩护,只是说我们应该正确看待。
程序员应该还是要提高对自己的代码要求。但世间的事却又事多元化,就如当前语境下“圣母”带有贬义一样。

听说全球大公司微软内部也有一堆很多Could work但是程序员不想碰的屎山代码。